目前分類:名家談閱讀與寫作 (16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「當你學會閱讀時,你等於重生一次,你再也不會感到寂寞了。」

kittylee02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7) 人氣()

     並不是所有的書都值得再閱讀,但是有些書在生命中確實不可輕易放棄。知識的累積,沒有一定的法則,也沒有特殊的祕訣。不停閱讀,無終止的閱讀,是追求知識的必要途徑。每個人的生命格局極其有限,智慧也許可以從生活歷練產生,但畢竟是屬於自我的世界。能夠開展格局的方式,就必須與別人的生命經驗相互對話。閱讀是構成對話的一道橋樑。通過閱讀等於是進入另一個生命領域,可以看到自己所看不到的。夜讀時刻,正是心靈與心靈相互對話的契機。遠方的,陌生的,逝去的,異域的作者靈魂,容納在每一冊書籍。沒有被閱讀的書,羅列在架上,只能視為一排排的墓誌銘。唯有啟開書頁,作者的魂魄才有可能甦醒過來。來自天外的作者,走到桌前,坐下來促膝長談,跨越時空的對話於焉展開。兩個陌生的靈魂相互試探,想像就在那個時刻盛放,思想也因此而擦出火花。  

kittylee02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

「最棒的書帶我們到達未曾經歷之地,可能是遙遠的國度,也可能是不曾探勘的內在領域。」

kittylee02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文章來源/2008222人間福報副刊(純綷好文分享,如有侵權,煩請告知,將即刻刪除,謝謝。)  

kittylee02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5) 人氣()

     我每晚在書堆梭巡物色,憑感覺抽出幾本,和前晚及近日的書並排,一本本換著看,左右逢源,歡愜得意。通常讀兩三本後就要肚餓,吃了東西回來繼續看,但絕不邊讀邊吃,怕把書弄髒。書只能亂,不能髒。

kittylee02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7) 人氣()

     在楊照一篇名為〈讀到一百歲〉的文裡,看到美國一位超級愛書人Nancy Pearl提出的「閱讀的五十法則」。她給讀者的建議是,「對於自己有興趣一試的書,先讀前面五十頁,再決定要不要繼續讀下去。對於有經驗的讀者,五十頁花不了太多時間,而五十頁留下的印象,又夠可以讓人清楚自己跟這本書的緣分了。如果實在意氣不相投,別再耗下去,快快說拜拜,找下一本讀吧!」

kittylee02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1) 人氣()

kittylee02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

     即使世態混沌江湖炎涼,即使知音離席讀者棄絕,即使門前荒草沒膝枯枝擋路,一個文學國度的人也應守護純粹且尊貴的心靈。沒有任何人觀賞,白楊依然是白楊,遺失讀者的作者不遺失自己的筆依然是作者。一世總要堅定地守住一個承諾,一生總要勇敢地唾棄一個江湖。

kittylee02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5) 人氣()

     我往往夢見在最後審判那天,那些偉人---征服者和律師和政治家---都來領取皇冠、桂冠或永留青史的英明等獎賞的時候,萬能的上帝看見我們腋下夾著書走近,便轉過身子,不無欣羨地對彼得說:「等等,這些人不需要獎賞。我們這裡沒有東西可以給他們。他們一生愛讀書。」

kittylee02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5) 人氣()

     知識來源要廣,只有廣才能高,才可能會通;很窄的人變成專家也不可能高,所有厲害的專家都有一個很廣的基礎。金字塔的底大,塔就會高,所以要擴大自己知識的底層,多讀一點非所學相關的,將來絕對會有幫助。        

kittylee02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    我讀書的目的不是為了書,而是對於一個更大的世界的嚮往。我希望有機會能跟真實世界面對面。書是個替代也是個媒介。也許真正面對面的經驗是書不能替代的,但是因為它,我才會有那麼大的勇氣說哪天要去某個地方。

kittylee02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8) 人氣()

     科幻作家布萊伯利(Ray Bradbury)有一個小癖好,只要體力允許,每年夏天會飛到巴黎,選一家戶外餐廳,邊喝咖啡與啤酒,邊讀費滋傑羅的《夜未央》。真好!令人羨慕的讀書小癖好,光是想像那場景,幸福的感覺便漾了開來。 

kittylee02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5) 人氣()

夢和書,各自成一個世界,而我們知道,書更實在,兩者皆純粹而美好;它們都延伸出捲鬚,強若血肉,我們的快樂從其中成長。

kittylee02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     略讀的書單獨看來似乎沒有多大益處,但一加起來就不同了。限於時間和機緣,許許多多的好書只能略加翻閱,不能深交。不過這種點頭之交(nodding acquaintance)十分重要,因為一旦需要深交,你知道該去哪裡找他。很多深交都是這麼從初交變成的。略讀之網撒得愈廣愈好。真正會讀書的人,一定深諳略讀之道,即使面對千百好書,也知道遠近緩急之分。要點在於:妄人常把略讀當成深交,智者才知道那不過是點頭淺笑。有些書不但不宜精讀,且亦不必略讀,只能備讀,例如字典。據說有人讀過「大英百科全書」;這簡直是以網汲水,除了迂闊之外,不知道還能證明什麼?

kittylee02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    朱光潛說他拿到一本新書,往往先翻一兩頁,如果發現文字不好,就不讀下去了。我要買書時,也是如此。這種態度,不能斥為形式主義,因為一個人必須想得清楚,才能寫得清楚;反之,文字夾雜不清的人,思想一定也混亂,所以文字不好的書,不讀也罷。有人立刻會說,文字清楚的書,也有一些淺薄得不值一讀。當然不錯,可是文字既然清楚,淺薄的內容也就一目了然,無可久遁。倒是偶爾有一些書,文字雖然不夠清楚,內容卻有其份量,未可一概抹煞。某些哲學家之言便是如此。不過這樣的哲學家,我也只能稱為有份量的哲學家,無法稱為清晰動人的作家。如果有一位哲學家的哲學與唐君毅的相當或相近,而文字卻比較清暢,我寧可讀他的書,不讀唐書。一位作家如果在文字表達上不為讀者著想,那就有一點「目無讀者」,也就不能怪讀者可能「目無作家」了。朱光潛的試金法,頗有道理。

kittylee02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    「讀書其實只是交友的延長。我們交友,只能以時人為對象,而且朋友的數量畢竟有限。但是靠了書籍,我們可以廣交異時和異地的朋友;要說擇友,那就更自由了。一個人的經驗當然以親身得來的最為真切可靠,可是直接的經驗畢竟有限。讀書,正式吸收間接的經驗。生活至上論者說讀書是逃避現實,其實讀書是擴大現實,擴大我們的精神世界。就算是我們的親身經驗,也不妨多聽聽別人對相似的經驗有什麼看法,以資印證。相反地,我認為不讀書的人才逃避現實,因為他只生活在一種空間。英國文豪約翰生說:『寫作的唯一目的,是幫助讀者更能享受或忍受人生。』倒過來說,讀書的目的也在加強對人生的享受,如果你得意;或是對人生的忍受,如果你失意。」

kittylee02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