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作者/孫瑞雪

出版/新蕾;20045月第三版(大陸簡體書)

【水瓶面面如是說】

     這本書讓我對蒙特梭利的教育理念和方式有了不少的了解。我很喜歡這本書,與大家分享以下我從書中整理出來的書摘
 

【書摘】

1.      人天生不一樣,生命的高貴在於每個生命和其他生命都不一樣。人的培養過程應該是一個個性的培養過程,但我們往往把個性理解錯了,以為調皮搗蛋、胡思亂想的人才富有個性,其實不是這樣。當一個人對事物有獨特的感覺能力和把握能力時,他就是一個有創造力的人。這樣的人可能是沉思的,寧靜的。

2. 我們成人最喜歡說,你有今天,能上大學都是你媽的功勞,你爸媽積的德!成人不會認為這是孩子自身的素質。成人真的有時候是原始思維。我們很多成人實際上都有這種心態。又比如這孩子出色了,家長就說:老師,多謝你的工作,讓我們孩子這麼出色。我們聽了以後心裡會甜滋滋的:你看這孩子這麼出色是我努力的結果。實際不是。你是幫助了他,他真正的心理過程是由他自己完成的,而你的幫助中最重要的幫助是:沒有從根本上打擾過他,在關鍵時刻愛過他,幫他讓他自己建立了清晰準確的概念。

3.      兒童早期的感覺訓練是兒童的智力發展的唯一途徑。因此六歲前不能用口授的形式進行教學。這個感覺訓練到底包括哪些方面呢?最基本的是視覺、聽覺、味覺、嗅覺、觸覺。

4.      奧地利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.阿德勒(1870~1937)說:母愛的真正本質在於關心孩子的成長,這也就意味著關心母親和孩子的分離。

5.      許多父母可能有一個錯覺:母親越愛孩子,孩子就越依戀她。不是的,我的理解是,越愛孩子的父母,孩子也就越不依戀父母。因為很多經驗告訴他,父母只是暫時離開,那種持久的愛的行為使孩子自己得出,不管父母到哪裡,愛是穩定不變的。所以在陌生的環境中,這種孩子更容易產生安全感,適應環境更快,更容易得出自己的經驗,而不是別人教給的。原因是他已經建立了安全感,有了這個基礎他也容易對別人建立安全感。而那種沒有得到父母愛的孩子,就會出現這種情況:母親一離開,孩子就拼命地哭,而且他會把這種愛胡亂地施加於任何地方,也就是到處尋找愛,討好別人,或是完全封閉自己,拒絕任何一種愛。

6.      我們越來越發現,在生活中,不管是大夫,還是老師,甚至是家長,都很難容忍孩子自由,讓孩子有一個自我調解的空間和時間,讓孩子自由、快樂地做他自己願意做的事。成人嫌麻煩,很簡單,一個像木偶一樣聽話的孩子對成人來說是非常簡單的,成人願意做什麼事很快就能完成。可對一個自由中的孩子我們要付出大量的工作、精力和時間。成人大多不願把時間放在孩子身上,掙錢重要,看電視重要,聊天重要,睡覺重要……這是一個價值觀的問題。在人的一生中,拿出六年給孩子,並通過孩子發展自己,是最有價值的。我知道許多媽媽為沒能做到這一點而後悔!在這個過程中,我們也一分一秒地成長,孩子也一分一秒地成長。只有付出心血,讓成長的一分一秒積攢起來,才可能造就一個非常成功的孩子。

7.      兒童的內心世界比天還要寬廣!只要我們潛心地去愛兒童,兒童就會變得非常美好。只要愛兒童,我們就會給兒童自由。有了愛和自由,兒童就具備了成長的基本條件。有一天,自由和愛就會在漫長的童年時代過去後,在一個人身上形成最美、最崇高、最具人格魅力的品質。

8.     一個正常的兒童,他應該是沉靜而又安詳的。他會長久地站在你的旁邊觀察你。很多參觀者到我們蒙特梭利幼兒院以後,都發現了這種情況,他們說:妳們學校的孩子是不是有點弱智呀?站那兒半小時、一小時,一動不動地看著你。我說:這才是正常的孩子。他在觀察。孩子觀察和思考用的時間較長,孩子越小,用的時間越長,觀察久後他就有深入,就有洞察。孩子會看透你。長久地觀察也是一種專注。蒙特梭利說:專注是科學家的品質。一個人沒有這種品質不可能很成功。

9.      時間,對於生命頭六年的兒童來說如黃金般貴重。很多家長讓孩子在這段時間內背會了幾十首甚至幾百首詩詞。家長以為這是在開發智力。詩詞表達的情境屬於成人的世界,孩子不可能理解,知道這一點的人誰會逼孩子去被什麼詩呢?

10. 兩歲多的孩子打人,父母就說:不許打人,不可以打人,你怎麼能這樣呢?孩子是像成人那樣打人嗎?其實我們很多家長都發現,兩歲多的孩子在解決某些問題時學著用手去做,大部分的情況下,孩子只是用打這個動作來排解他不想要或解決不了的事情。幾個月後他會改變的。但是當他把手伸出來,你在旁邊大驚小怪地說:不許打人!他知道這叫打人,好了!他興奮了,開始真打人了!孩子們沒有什麼惡的意識,除非成人不自覺地強化。

11.  孩子們在六歲以前不是靠向別人學習來建立概念的,他是依據自己對生活和事物的體驗建立概念。

12.  如果孩子忘了將物品歸位,在平時,我們可能會問:你忘記了什麼?我們的原則是不能訓斥兒童,要在日常生活中提醒他。你如果訓斥他了,他會當著你的面歸位,你一離開,他就不歸位了。如果你每次都告訴孩子:你忘什麼了?他一旦形成習慣,你在與不在他的行為都是一致的,這樣他會保持人格的一致。

13.  讓兒童完全自由地聽從內心的驅動去做他的事。只要我們能做到這一點,我們的孩子就會發展得非常好。

14.  如何對待別人的東西呢?老師要告訴孩子:別人的東西不可以拿。兒童自己的東西也必須受到尊重,包括分享。兒童不願意將自己的東西給別人的話,任何人都沒有暗示、強迫孩子把東西給別人的權利。也不能用誇獎和讚賞來刺激孩子把自己的東西給別人。因為兒童此時正是感覺自己私有財產的敏感期,強制兒童將自己的東西給別人就意味著教孩子去強行拿別人的東西。

15. 「吃」對兒童意味著心智的發展,意味著通過口對事物進行認識,意味著自尊,意味著選擇,意味著意志力的形成。所以吃和玩是兒童兩大主要任務。如果在吃上不滿足,兒童在自尊上肯定發展不好,自尊心不強。他會經常看著別人的食物,他有時候不是為了滿足肚子,他完全是為了滿足嘴的感覺。就像兒童剛生下來是用口腔來認識世界,什麼都要往嘴裡塞一樣。這個時候他要認識外界的東西,而且是通過口來認識,吃就成為他發展的條件了。這個世界很豐富,成人也喜歡「嘗試」,有時候只吃一點就不要了,有時只是想買,但買來後就不要了。時間久了,成人自然就知道那個東西是怎麼回事。大人都是這樣,更何況孩子。阻礙他嘗試,就像阻止我們看這個近在咫尺的世界一樣。盡量讓零至六歲的孩子滿足,他不會要超出他需要的東西。記住:努力讓他滿足。

16.  三歲以前的孩子,要到處走動、觸摸,甚至有把東西打碎的可能,此時,成人應該順其自然,只要沒有危險,任兒童去觸摸。只有這樣,兒童才能夠真正地得到發展,進而成熟。否則兒童會躲在幻想裡喘息。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kittylee02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7) 人氣()